2024届上海杨浦一模《仅仅依靠逻辑就能形成合理的认知和思想》写作解析

发布时间:2024-01-09文/发现好网课

2024届上海高三语文杨浦一模写作材料

人们要形成合理的认知、经得起检验的思想,是否仅仅依靠逻辑就足够了?


个人见解

有一说一,这题看似是2023高考题的格式2023上海高考作文解析,实则不然,更棘手些,毕竟我没法在升华立意的部分,叉着腰昂着头,理直气壮地讲:对啊,仅仅依靠逻辑就足够了,真的!

具体的处理方式我还没有想好,不要紧,先推推看,车到山前必有路,得有直行的勇气,解决不了再办法绕行嘛。

解析立意

1

 

立论,人们要形成合理的认知、经得起检验的思想,的确需要依靠逻辑。

实话实说,当我尝试正面论述时,脑海里一片空白。遇到这种情况,不必犹豫,反面论证走起,即现实生活中的确存在不合理的认知(思维误区),以及经不起检验的思想(缺少以反思为基础的独立思考),背后的原因指向缺乏逻辑思维。

谈及比萨斜塔实验,最令我惊叹的并不是后起之秀的伽利略,敢于挑战古老的知识权威亚里士多德,却是这个实验根本不需要实地完成,而是在思想中退出亚的理论有自相矛盾之处。真理得以昭彰,逻辑之美更是呈现。常识性的知识已是教育不足的痛处,逻辑思维的欠缺更是教育的痼疾和病症,甚至于说缺乏逻辑的人,第一时间想到的是对我国教育之现状,大肆评判,却不曾反思自身是否重视过逻辑的学习。

苏格拉底曾言,未经省察的人生不值得过的。如何省察呢?便是以科学理性的逻辑,以知行合一的方法检验认识、思想,完整地参与到一个认识、思想从萌发到确定的思考历程;而非求神问卜、人云亦云、匹夫一怒、插科打诨、无动于衷。

2

驳论,合理的认知和经得起检验的思想,不止是逻辑的产物,还有……

前言提及《1984》的“双重思想”,其中有一句“用逻辑来推翻逻辑”,它正向思索的落点恰是立论里反思离不开逻辑的运用,反向思索一番,又能得出逻辑与逻辑会彼此冲突、解构,让人无所适从。

讲解《西方现代思想讲义》尼采部分,他老人家的“上帝已死”正是向虚假的形而上学发起了猛烈地进攻,势必要让那些盲目相信种种终极意义理论的人,清醒过来。这又给我们一个思辨的抓手,即逻辑缜密的哲学理论,都构建出逻辑自洽的合理认知,并且思想亦被创建者本人以及拥趸检验过,于具体的人而言,到底还需要什么?难不成是时间的沉淀,难不成是真实的经验,还是说仅仅有顺手推舟式的有利依据是远远不够的,必须得接受截然相反的观念的逻辑链的效验才能勉强接受,即便如此,往后余生,仍然得保持警醒,没有任何一条逻辑是环环相扣、严丝合缝的,甚至于一个自我闭环、动态迭代的逻辑链也有其可疑之处。这些角度,仁者见仁智者见智,各取所需,各展所长。

3

统一升华,是否有一种可能,仅仅依靠逻辑便能形成合理的认知和经得起检验的思想?

即使我诚惶诚恐,即使这个问题让我百爪挠心,即使我深知极有可能无法回答这个问题,或者说回答本身也不会完美,但思想工具的魅力和无奈往往是一体两面,我必须说出这个假设,并且深知以世间之广大、壮阔、幽微、深邃,答案肯定是有这一种可能的。哲学实证这东西,说到底就是纵身一跃的挑战。

既然答案是确定,那么好办了,搜肠刮肚地找,哎,可不让我想到了一种可能性么,一种能不断地产生合理认识(始终求索)和经得起检验的思想(反思终身)的逻辑,得符合第一性原理,即万事万物的本源都在于此。那我能想到的,无非是三个层面:从“我唯一知道的便是我一无所知”起步,通过“知其不可而为之”行动,抵达“怕什么真理无穷,进一寸有一寸的欢喜”境界。

说到底,不是合理的认知、经得起检验的思想的智慧吸引我求索于途,而是逻辑本身的趣味,它在见天地、见众生、见自我的虚无之地建立起思想行走的桥梁,生命因此不再拘泥肉身凡胎,可以看见并且相信某种终极,或以一人之力或以代代传递的方式,共建一座巴别塔。逻辑,让认识、思想,不再是确定无疑的合理、经得起检验,而是它们可能、它们可以,我们正在做这件事。

相关学习资源

联系微信

  • 扫描微信二维码,联系客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