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3上海浦东高三语文一模作文《如何不必原来如此》提分解析

发布时间:2023-04-07文/发现好网课


2023上海浦东高三语文一模作文-考题材料

 

有人说,从以为“不必如此”到发现“原来如此”仅差了一个“为何如此”。

对此,你有怎样的思考?

布得布说

乍看此题,我和大伙一样,没啥思路。先认真地抄写题目,发现考题中的因果逻辑是不必如此-为何如此-原来如此,而不是三者顺序的随机组合。再让思绪信马由缰地奔跑在脑中原野,拾得什么便以什么为光棱揭开光谱的秘密。

立意解析

01·从真相倒推起点

 

为“不必如此”看似是天然的直觉否定,亦有第二层境界——典中典时刻——鲁迅借狂人之口说出“从来如此,便对么?”的质疑。即便过去这么多年,鲁迅这话依旧是中国人心灵上的牛虻,叮得疼,疼则反思。

直觉化的“不必如此”有着显而易见的问题,它本身在纵容甚至是制造种种人生隐患,而质疑类的“不必如此”则是“士”的精神,是一种上游思维。正所谓,上工治未病。士的可贵不仅是未雨绸缪、积极主动、中流砥柱,更在山雨欲来风满楼的紧张风气,冷峻地化出休止符“不必如此”。

 

02·辨析分野的拐点

可见,“不必如此”的思维体系像极了一座小径分岔的花园,一条直通直达“原来如此”的顿悟时刻(亦有可能是悔之晚矣),另一条并不在空间维度里向前延伸,反倒撕裂时间维度,清晰地画出一条逆转时间、抵达从前的小径,而这条小径的起点处,坐落着一尊尊熟悉的中西方智者的雕像和身影,他们眼望我们所来的方向,眉头紧蹙,陷入思索,这便是“为何如此”的先验和先见。


03·不存在的原来如此


话说出来,能够依仗“为何如此”的求索,走出直觉化“不必如此”的骄纵轻狂,便是智识的起点,从不小觑生命求索的人自有其扣动心弦的力量,然而“原来如此”是可遇不可求的。木心一生遁迹于中西方文化,用情不可谓不深,洞见不可谓不明,仍然喟叹“生命是什么?生命是时时刻刻不知道如何是好。”原来,这一生并不谁都有足够的毅力、运气以及勇气与“原来如此”狭路相逢,接受真相大白的当头棒喝。相反,轻信“为何如此-原来如此”的因果链条,实则是智识上的懒惰,真理真知无穷,人始终以自身的局限叩问未知的无限,任何“原来如此”的时刻只不过是心流穿越心智情不能自已的抒怀,绝不是“为何如此”的终结,“为何如此”是永恒的。

相关学习资源