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3北京海淀清华附中高一语文上期中作文《论熟悉》解析

发布时间:2023-04-02文/发现好网课


2023北京海淀区清华附中高一上期中作文材料:

 
题目一:熟悉是从时间里、多方面、经常的接触中所发生的亲密的感觉。这感觉是无数次的小摩擦里陶炼出来的结果。(费孝通《乡土中国》)
 
日常生活中,平时感觉非常熟悉的某些东西,有时细究起来,却会发现,实际上自己并不熟悉。
 
上述材料引起你怎样的思考?请以“论‘熟悉’”为题,写一篇议论文。要求:论点明确,论证合理;语言流畅,书写清晰。不少于800字。(50分)
 
【审题分析】
 
“论‘熟悉’”属于话题类作文题,除了题目之外,还有两个段落,这部分叫导语,导语有什么用?其实是命题人给我们所作的提示,第一段给出了“熟悉”的概念,第二段提出了观点。某种程度上说,导语是命题人给我们的福利,有的命题作文就没有导语。有了导语,概念会更清晰,写作方向更明确;如果没有导语,可能因为话题的“大”和“空”,产生茫然感。有的导语还暗含了写作倾向性,我们只能“顺杆爬”。因此,不能不吃透导语。
 
当然,导语通常是简练抽象的,能少说绝不多说,很考验我们的解读能力。让我们先回到题目的导语中,第一段借用《乡土中国》的表述,解释了什么是“熟悉”:在长时间、多方面、高频次的接触中,所产生的一种主观亲密感觉。
 
第二段就“熟悉”这种感觉,提了该怎么看待:我们自以为的“熟悉”,细究起来却发现,实际上自己并不熟悉。这是对“熟悉”在感性层面升华出的理性认识。第二段更关键,论“熟悉”其实是论述对该段语句的思考。思考就是自问自答的过程,围绕导语,我们至少可以提出这样几个问题:第二段的观点可以联系到日常生活中的哪些现象?“感觉”和“细究”有什么区别?“细究”的本质是什么?“实际上自己并不熟悉”会产生什么影响?实际生活中如何培养“细究”精神,不被“熟悉”的感觉所蒙蔽?
 
让我们再回到日常生活,进一步“消化”抽象的观点。9月1日,非常熟悉的开学日,我们习惯在这一天走进校园,开始新一学期的生活,这再正常不过了,我们有没有探究过,为什么要在学校学习?在家学行不行?在家学也不是绝对不行,郑渊洁只上了四年学,后在家自学,但这不妨碍他成为童话大王。但对大多数人来说,这种选择并不具有可复制性,因为其对个体自律性、学习能力、家庭教育环境,有极高的要求,学校在教学的系统性、师生互动的学习氛围等方面的作用,家庭是无法取代的。郑渊洁在家学习,是不得已而为之,因特殊经历被退学,在家学习过程中,有难以想象的困难。如果他顺利在校就读,或许能取得更高的成就。按时上学,对同学们来说,是再熟悉不过了事情了,如果能好好探究一番,或许会发现,实际上自己并不非常熟悉。
 
小学6年,初、高中各3年,这种学制被称为“六三三”学制,这是绝大部分同学会经历的安排,我们再熟悉不过了。为什么要这样安排?小、初、高能不能都统一各为4年?或许有人和我一样,并不能马上答出来。
 
细究后通过阅读,我了解到“六三三”学制确立于1922年,这一年是旧历壬戌年,所以也称“壬戌学制”,是中国教育现代化的标志之一。“六三三”学制体现了儿童心理学上的科学性,遵循孩子的成长规律,从发展到成型,经历了20年,对儿童年龄的特征做了深入的研究。在此之前的小学是8年,在第7年的时候,男生、女生中一部分同学已进入青春期,心理上发生了很大的变化,最适宜开始中学教育,12岁是儿童和少年的分水岭。小学阶段儿童社会化的起始阶段,也是自我意识的萌生时期。初中处于身心状态的剧变、内心世界的发现、自我意识的突出、独立精神的加强;高中期,人的自我教育能力已经具备。因此,“六三三”学制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存在阶段性特点而量身定制的,具有科学性,并不是想当然的结果。
 
为什么到初中才开始学习生物、化学这些学科呢?经过细究进一步了解到,学生到12岁以后对基础知识兴趣减少,开始对学科知识感兴趣,过早“预习”恐怕很难有好的学习效果。家长与其让孩子提前做一些“事倍功半”的事情,倒不如让孩子享受正常节奏的生活和假期。
 
“我们都有一个家,名字叫中国。”这句源自一首耳熟能详的歌曲《大中国》,我们的国家为什么叫“中国”?作为一个中国人,却不知道中国为什么叫中国,好像有点说不过去。但如果从来没有细究过这个问题,也许不一定能答得上来。
 
细究后,我对“中国”二字有了新的认识。“中国”的名称由来已久,“中国”一词最早出现在西周青铜器“何尊”的铭文里,“中国”指的是以洛阳为中心的河洛地区。《诗经》“惠此中国”一语中,词意为“国中”,还不是真正的国家。后来,“中国”逐渐演变为古时华夏民族聚居的区域,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摇篮,大河南北,古称中土、中原,或称中夏、中华,当然也被称为中国,是与四夷相对的概念。四夷是古代对中原周边各族之泛称,即东夷、南蛮、北狄和西戎的合称,居天地之中者曰中国。
 
康熙二十八年,清政府和沙俄签订《中俄尼布楚条约》,对疆界划分与中国人的称谓,是“中国”与“中国人”来称呼,这是以国际条约的形式,第一次将“中国”作为主权国家的专称。乾隆规定:“夫对远人颂述朝廷,或称天朝,或称中国。”这是将“中国”从一个约定俗称的区域概念上升为国家概念的重要规定,有利于中国内部民族的团结和融合。天下的中心,是中国,这个曾经让无数中国知识分子为之痴迷自豪的观念,在二次鸦片战争后成了破碎的梦,而一个现代的中国却在凤凰涅槃中重生,不再是天下的中心,但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世界角色。“中国”一词再熟悉,如果不细究,就易忽略二字深厚的历史文化内涵。
 
以上随意列举生活中的事物,让我们容易发现,平时感觉非常熟悉的某些东西,有时细究起来,却会发现,实际上自己并不熟悉。不少事物,我们从小就听到、看到、说到,对此越来越熟悉,熟悉到成为一种理所当然,认为完全不需要探究,当突然被问起为什么时,才发现是一片空白。这样的事物有很多:为什么马路要走右边?为什么要划分出不同的省份?为什么四季有轮回?……
 
以上列举的事物反复证明了导语第二段的看法,议论文的生命力在于思想深度,我们的思考不能停下来,继续自问自答,在增长篇幅的同时,思想深度也就产生了:为什么有这种情况发生?将产生什么样的影响?
 
人在面对符合法律、社会习俗事物时,容易丧失独立思考力,既然书上都这么写,大家都这么做了,跟着做就是了,很少细究所以然。人们对新的事物往往能产生好奇心,但接触的时间增多熟悉起来的时候,好奇心消退,越熟悉可能越无视,结果对事物认知停留在过去或浅层。
 
也就是说,我们自以为的“熟悉”,可能仅仅是眼熟而已,不能熟悉其内涵和根本,就像和有的人之间那样,每天见面打招呼,没有进一步接触相处,顶多算是熟悉的陌生人罢了,对这个人的品性一无所知。《红楼梦》中,贾政对贾宝玉一味斥责打骂,好像是在关心管教孩子,熟悉孩子的举动,但不能倾听宝玉内心的声音,时间越长隔膜越大,无法避免父子间形同陌路的结局。
 
我们从小熟读的三字经,如果从来不去探究,即使到了不惑之年,对“人之初,性本善,性相近,习相远”这样的语句,可能仅仅停留在小时候的记诵而已。年龄增大,接触时间变长,但对某种事物的认识并不能自然地加深。
 
心理学上有个一万小时定律,说的是一个人在一个领域工作时间超过一万小时,就能成为该行业的翘楚。事实未必如此,不少人在某行干了一辈子,根本谈不上出类拔萃,单纯的时间叠加,不能保证一个能持续提升,相反,由于接触时间增多,因熟悉的感觉而钝化对该行业的认知,也不是没可能。“熟”并不能必然生“巧”。一个肯钻研、探究、学习的人,也许用不了太长的时间,就能成为业界的大咖。
 
《礼记.大学》有云:“致知在格物,物格而后知至。”意思是研究事物原理而获得知识。以一种研究的心态面对事物,就有获取更多知识的可能。在面对熟悉事物的时候,尤其不能缺少这样的心态。不少伟大的文学作品、科学发现,就是在熟悉事物的细究中产生的。
 
屈原面对头顶的苍穹,产生了伟大的诗作《天问》,体现了屈原对某些传统观念的大怀疑,对宇宙真理具有终极追问的意识,以及追求真理的探索精神。全诗通篇是对天地、自然和人世等熟悉的事物、现象发问,被誉为“千古万古至奇之作”。“遂古之初,谁传道之?上下为形,何由考之?冥昭瞢闇,谁能极之?冯翼惟象,何以识之?……”
 
1+1=2,最简单的数字等式,却成了世界近代三大难题之一,数学家们绞尽脑汁,终于证明了哥德巴赫猜想的成立。牛顿从掉落的的苹果中,发现了万有引力;阿基米德在浴缸洗澡的过程中发现了浮力定律;瓦特在看到水开的时候蒸气会顶开壶盖,由此受到启发发明了蒸汽机;伦琴在更换所使用的实验器材时,偶然发现自己手骨在墙壁上留下了投影,由此发明了伦琴射线(X射线)……
 
万物皆可“细究”,细究熟悉事物,我们就可能远离“吾之弊甚矣”的困境。细究,其实是一种探寻、怀疑、批判的思维方式,在拥有这种思维方式的人那里,没有事物理所当然,思考发问、查阅资料、请教他人、实地观察、做实验等,都属于细究的形式,有了“细究”习惯的人,不会止步于感觉,随着时间的推移,对事物越来越熟悉,对其认识也会越来越深入。
 
孩童期是培养细究精神的最好时段,孩童探索心强,眼前的事物都是新奇的,脑子中往往有很多“为什么”,但大人的一句“哪有那么多为什么”,就可能压抑了探究精神的成长,孩子们眼中的新奇事物,在大人们眼中是熟悉的,本来就是这样的,没有什么好思考探究的,久而久之,孩子也会养成这种思维习惯,对眼前熟识的东西习以为常了。
 
以上的审题分析,供同学们训练写作时参考,更多的写法,在课堂中进一步讲解。
 
高一的同学,在初三练习过一年的议论文阅读,但对于议论文写作,还是刚刚开始。议论文写作的学习,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。多阅读经典书籍、浏览新闻时政,为写作储备素材。写好议论文,素材新颖丰富、论证方法多样、语言凝练优美等方面,都很重要,但首先要做好的是审题,避免出现跑题、偏题的情况。随着高中学习的深入,高二、高三的作文题目会越来越呈现出多元化、复杂化的倾向。因此,写好议论文的首要任务,是培养良好的审题能力。各种类型的作文题目的审题,其实是有章可循的;审题能力,完全可以在练习中得到提升。
 
我将近2年来所写的北京高中作文审题解析,集结成《听弦外之音——陶老师谈作文审题》一书,希望对提高同学们的审题能力起到真正的帮助,市面上的作文类书籍数量众多,但以近2年来的题目为示例,原创、手把手地分析审题的作文书,我没有见过。感兴趣、想预定的同学可以添加下方微信,和我取得联系。

相关学习资源

联系微信

  • 扫描微信二维码,联系客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