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1上海大同高级中学三模作文立意解析《起点和终点,站在一块排队次》

发布时间:2021-05-26文/发现好网课

【2021·上海大同高级中学·3模作文】

有人这样认为:终点在前面,起点在后面;而有人这样认为:终点在后面,起点在前面。

就此写一篇文章,谈谈你的思考或感悟



本期提要
 

本期解析,于我而言,有一个隐秘的难处——第一眼看到这道题时,思维惯性自动优化(简化)了材料

 

材料1.1版本

有人认为:终点在前,起点在后。

也有人认为:终点在后,起点在前。

 

材料2.0版本

有人认为:终点在起点之前,起点在终点之后,也有人认为正好相反。

 

于是乎,这题变成了我vs我的思维定势。
 

【立意解析】

 

基于思辨的最终目的是帮助个体价值的实现,当然,如果能更进一步,实现自我的超越,那真的是尼采都得笑呵呵地爬出墓地,给后来人在哲学领域的建树竖大拇哥。回到首句,思考“起点”和“终点”的关系,有助于我们实现人生意义。

 

建立起点与终点的思维体系,便是在抽象的人生图景里画出了有始有终的逻辑路线,这还真不是每个人都能有的思维能力,不信?你随便抓一人,让他自由发挥讲出一个有头有尾的故事,主旨、人物、情节自定,就这样,有的是人颤颤巍巍地站起身来,然后阿巴阿巴阿巴阿巴……

 

认可第一种人,终点在前,起点在后,挺好,是一种以终点为起点的思维方式,这方面做得最好的应该是埃及人,抱着一颗向死而生的心,为了死后的世界能有一个极高的起点,造出了一座座金字塔。与之同时,亦是有了完整的终点思维,才懂得建构的第一步落在何处。坐在棺材板上的尼采,慢悠悠地翘起二郎腿:“听我的,准没错,我说过这个理,一个人知道自己为什么而活,就可以忍受任何一种生活。”让我们把尼采摁进棺材里,说句大白话,你得知道你活着是图个啥,才能真正地开启你的人生。没终点,便没起点,浪花里翻腾的木头得想到海岸线,才能变成独木舟。

 

认可第二种人,终点在后,起点在前。这里我跳过二元对立的矛盾叙述(没别的原因,我得赶紧讲完,继续修改大家的备考作文),直接进入“不矛盾”的核心。赵本山小品里有一句经典台词:“要啥自行车”,这话曾经火遍大江南北,真搞清楚背后象征意思的不多,我们借用一下,第二种人其实在说:“要啥终点,这儿那儿,前前后后左左右右都是起点,孩子啊,你得有一个时刻归零的初学者之心呐。”老惦记着终点的人没啥出息的,好比人生是造房子,学习啊阅历啊经验啊教学啊都是捡来的砖头,别人都开始造七级浮屠了,你倒好达了一间半米高的狗窝就安心躺下来了。中国哲学的至高境界“无为”,就被一个低级别的终局思维整出了一出“无耻无能却自得”的境界了。
 

最后只说一句,起点和终点都在一个点上,都有无数个点的化身,搞懂这个,才能在有限生命里玩出无限趣味来。

本栏推荐

猜你喜欢

联系微信

  • 扫描微信二维码,联系客服